软文营销的终极目的,是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成为自身产品的消费者。实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软文发布的规划、内容的质量、发布的渠道,还有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潮流趋势,再加上捕捉热点、大事件,每一样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困难的,是针对的场景不同,软文营销需要有不同的做法。
虽然软文营销是一种低成本地方式,但不用心、有方法地去做,效果基本上接近于零。若要真正发挥出效果,就需要熟练运用各种套路;在众多的套路中,有一种最是神奇,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是什么呢?
这种套路就是里斯特劳特所说的“定位”。
如果将软文营销可能遇到的场景分别列举出来,恐怕谁也无法做到;因此跟着场景的变化而重新制定相应的做法,无疑是极为不明智的。但一种做法无法满足所有的场景需求,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样要怎么办?“定位”就是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道家言“道生万物”,放到软文营销上,定位就是“道”,不同的场景就是“万物”,知道定位是什么,就算场景再多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
定位是什么?它不是一种商品,也不是一项服务,而是一种预期,一种能够在客户头脑中独树一帜的预期。定位并非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就已经存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
这也就意味着,软文营销整天说着一些“颠覆”、“彻底改变”之类的话,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那么,如何掌握定位,吃遍软文营销的不同场景?有三大原则必须谨记和遵守。
一、极其简化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广播、纸媒、网络媒体、APP……能够接受到信息的途径太多,与软文营销有关的信息也大量充斥其中。面对早已经大为超出负荷的信息量,用户不可能将这些信息全部看完,就算是最为勤奋的人也是如此,只会用浏览的方法挑选一些感兴趣的来阅读。
举例而言,如果介绍一个提供软文营销推广的平台,像智汇蓝媒,“软文发布我作主,行业底价自主投放”远比一篇数千字的产品介绍文章来得有用,有需求的人看到这一句就自然会去搜索相关的信息。
怎么引起用户的兴趣?很显然,无节制的产品或者服务介绍,只能令人更快地跳到下一条信息。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用户脑海中已经存在的、最为关心的点,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将自身产品或者服务能够为解决用户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除非有办法即便长篇大论依然留住用户,否则极其简化的原则都必须贯彻到底。
二、争做第一
第一总是能够让人记住,第二总是鲜有人知,就好像问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能回答出来的人很多,但第二个是谁能答出来的很少。
软文营销与其想尽办法告诉用户,在某个方面的技术已经超越了谁谁谁,还不如想办法提出行业还没有的某个方面的概念或者服务理念,至少“第一”、“首创”这些词的冲击力更大,更能在预期用户的头脑里占有一席之地。
这就与动物学家所说的“印刻作用”是同样的道理。刚出壳的鸭子只需几秒钟时间就能把母亲的形象永远印刻在脑中,不管在这几秒钟里看到到底是母鸭子,还是阿猫阿狗。类似的还有恋爱,初恋总是令人难忘。
尽管人不比鸭子,即便是已经建立的印象也可以改变,但在对待事物时,第一次看到或者听到的印象总是深刻。同样拿软文营销的平台为例,说现在的智汇蓝媒是行业第一估计很勉强,但它“开放API接口”的代理平台却的确是行业之前所没有的。
三、对比
进行软文营销,很多人的思维逻辑是在自身的产品上找到观念,然后告诉用户“我有什么”。但事实上,同样的观念在行业内早已不是新鲜事,甚至已经早有了占据了第一的产品或者品牌,重复强调这些观念无非是在争做第二。
正确的做法,应是将自身的产品与对手的产品进行对比,找出还没有被提出的观念;接着对比这种没有被提出的观念与预期用户脑海中的观念是否一致。如果对比的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种观念才是立足点和大肆宣传的所在。
典型的例子如诺基亚,曾经传统手机的霸主,在当时没有谁能够撼动其地位,其他生产商围绕传统手机的种种宣传无非只是在抢夺第二的位置。但智能手机一出来,诺基亚看似不可撼动的神话很快就被打破。
承认对手的存在,对比找出对手未涉及的观念,然后占领这一观念的第一位置,用极其简化的方式传达给用户,这就是定位的三大原则,也是掌握软文营销一招鲜吃遍天、最为神奇的“套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