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传播媒体发稿平台以资源+策略+技术的方式让品牌传播更简单高效!
新会员礼包注册送880元     咨询电话:400-168-8366媒介入驻OEM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营销智库>软文营销>新闻导语的十种写作方法
智库分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新闻导语的十种写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9-09-04 16:37 阅读人次:1482

  新闻导语,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随着互联网信息海量增长,以及传播场景碎片化,新闻读者常常面临信息冗余、信息选择难的问题。因此,导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基于这种情况,今天逆传播小编特别介绍十种导语写作方法!

lADPBE1XYSmRzlHNASzNAeA_480_300.jpg_620x10000q90g.jpg

  一、抑扬顿挫法

  音乐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旋律,新闻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或名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案例】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中国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

  先说任丘“地面上燃料奇缺”,显然是抑。后说“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显然是扬。先抑后扬,一抑一扬,“任丘油田”就是在这种抑扬顿挫中受到了人们的瞩目。

  二、特写镜头法

  拍电影离不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特别吸引人。导语写作也可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或截取有特点的片断、情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牢牢吸引住读者。

  【案例】《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感人极了。这则导语绘声绘色地写道: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多好的老师!通过这个“送棉大衣”的特写镜头,我们足以认识和接受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lADPBE1XYSmSNanNASzNAeA_480_300.jpg_620x10000q90g.jpg

  三、曲径通幽法

  元代翁郎夫说:“山似论文不喜平”(《尚湖晚步》)。比喻文章要充满激情,像高山似的有起伏。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迁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在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遭受了意想不到的严重挫折,一下子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如何报道这件事,中外记者在导语的表现手法上,有些不一样。试看两例:

  【案例一】中国体育报9月29日电 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风云突变,在分组赛中表现较佳的中国选手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在单打中均被淘汰,未能进入前4名。

  【案例二】法新社汉城9月29日电 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很显然,《中国体育报》的导语单刀直入,简明实在,一目了然。而法新社的导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去写谁失利、失利的后果等事实,而是恰当地运用了避实就虚的手法,把中国乒乓球男选手全军覆没这一新闻事实反映出的本质介绍给读者。无疑,这一表虚内实、曲径通幽的导语写作手法,更能吸引人。

  四、一张一弛法

  射箭手最明白一个道理:放松弓弦正是为了拉紧弓弦。在新闻导语中,先写正常的东西,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案例一】《人民日报》1982年5月15日消息《如此奇怪的“进出口”贸易》的导语,就是用的这样的手法:

  去年7月至10月,北京市二轻局和天津市塑料公司先后6次与港澳3家公司的商人签约,购买了一批高压聚乙烯。然而,这批“进口货”是地道的国货——北京产品,它无需经过海关口岸,根本就没有离开过北京的仓库,却完全用外币支付。

  【案例二】进口产品本是非常正常的事,“进口”的产品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国本市的货,这就非常不正常了。从非常正常到非常不正常,这一张一弛,就叫人有看头了。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如此之大,写来更是具有人情味。

lADPBE1XYSmSYCzNASzNAeA_480_300.jpg_620x10000q90g.jpg

  五、小中见大法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案例】还在80年代中期,湖北省京山县就非常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1985年11月1日《光明日报》为此作了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10月28日,记者在湖北省京山县高湖街村的信用社前,看到一张因日晒水淋而褪色的广告,内容是县政府关于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30条规定。该村农民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20天前在这张布告跟前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阅读,一片欢腾。

  “我早就说,共产党不会亏待我们种田人,这不是县委心里有我们!”一位老农这样发表评论。该村有些农民本来因负担过重曾要求退责任田,现在都已收回要求,安心种田了。

  京山县抓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是从今年6月开始的,到10月底止,全县已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688万元,占原全部负担的40%,人均减少15元9角。

  这个导语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前两个自然段为次导语,第三个自然段为主导语。次导语和主导语在结构上构思奇巧,环环相连,层层递进,不断升华,互为因果。第一自然段写一张褪色的广告,是写“小”。第二自然段写广告效应,是对“小”的提升。第三自然段写全县的减负工作,是“大”的表现。由一张广告,到全县工作,该篇“小中见大”的运笔技巧令人叹服。

  六、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音若清脆、悦耳、有滋有味,必定会撩起人们的兴趣。看戏是这样,读小说是这样,浏览新闻亦是这样。新闻导语本来就讲究一个“导”字,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案例】先进模范作报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消息也容易写得程序化。但《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

  “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读了这个导语,“听”了与会者的议论,我想读者一定是动心了,一定会在心里说:这样的报告太好了!

  七、拉近时间法

  新闻最讲究的是时效性。时效性对记者的要求很高。由于人的精力和条件的限制,有时确实很难做到,但“很难做到”不等于做不到。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还是能够想出办法使“旧”闻翻“新”的。这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案例】新华社电讯稿《上海把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受到了人力车工人的欢迎。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新华社驻地记者当时可能并没有很在意这一件事。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突然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显然,这条“今日新闻”是过去被耽误了的“旧闻”翻“新”,是采写者有意“等”出来的。由于有了鲜活的“今天”,发霉的“不久前”、“日前”终于没了踪影。这就是聪明记者的高明之处。

  八、提问作答法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新闻的一大功能。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案例】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6月9日到12日8时至8时30分,记者到中央国家机关8个部委门前作了一番观察,发现各部委迟到人数最多的竟有371人,最少的也有124人。

  难怪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说:“如果你早上8点准时到中央一些部委办事,保准办不成!”

  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这条消息当时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消息至所以成功,关键就在于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假若平铺直叙地写来“×日×分据记者观察,一些中央国家机关上班迟到现象严重……”读者就绝不会这么关注。

  九、有意重复法

  重复可以产生旋律,重复可以产生美感。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导语相反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这是一条信息量很大的导语,除“85秒”表达的是同一信息外,其余三句,每句都是一条信息。然而,在这些信息当中,唯有“85秒”这个纪录,让人震惊。因为这是当今两大拳王之间的较量,85秒钟获胜,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正因为如此,聪明的编辑在处理这条稿件时,特意重复使用了三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逆传播.png

  十、化整为零法

  人有阅读习惯,文有审美要求。虽说目前还没有一本教科书硬性规定一篇新闻导语只能写多少字,但拉拉杂杂、黑糊糊一大片的导语肯定不受读者欢迎。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案例】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 文案实战技巧:运营人必懂的文案撰写4U法则 2021-05-14

      美国文案大师罗伯特·布莱有一个“4U文案写作公式”的创作法则:即Urgent(急迫感)、Unique(独特性)、Ultra-Specific(明确具体)、Useful(实际益处),4U法则同样适用于产品文案上。对于运营人来说,了解文案4U法则对于提高文案技巧有不小的帮助。  最近被项目文案折磨得苦不堪言,大boss要求文案需字少重要又直戳人心,这可太难了。参考了很多文案案例,翻看了不少文案书籍,借此给大家分享关于文案写作的第二part技巧。  一、好的文案文案有什么特点?  在之前的推文《90%高转化...

  • 智汇蓝媒:破解销售类软文的八大说服点 2018-05-28

      小编们经常在写的软文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获得优质外链的软文,第二种是为了宣传企业品牌形象的软文,第三种则是为了销售产品的软文。在这三种软文中,最后一种是直

  • 新闻软文营销推广前景被看好,势必成为新的营销趋势 2023-04-11

    软文广告没有硬广的那种“直接杀伤力”,但它对目标公众的渗透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软广告所具有的科普性、知识性、新闻性使读者愿意接受这些信息,并从中知晓一定的知识,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该产品和品牌,读者就不会产生一种抵抗心理;另一方面软文广告是渐进式、润物细无声的,也就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事实也证明,好的软广告可以发挥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新闻软文前景被看好已经成为一种优势资源,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重视新闻软文在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许多企业成立了职能部门负责新闻软文市场推广、媒体宣传...

  • 软文新闻稿营销为企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2023-04-11

    软文营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到中小型企业的青睐。软文营销确实能够提高网站流量,为网站带来知名度,但是这都是真的吗?是的,软文有这么大的作用。软文营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到中小型企业的青睐。现在很多站长、SEO优化人员都越来越重视软文营销了,网络界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软文乘风破浪,为网站发展再造辉煌。首先:软文外链质量高软文的外链要求要高,首先质量好的软文你才有资格带外链,一些垃圾软文也带上外链的话,不出一个小时你的软文就被删了。其次,软文外链位置要放得好,放得巧妙,整个文章1到2个链接就可以了,太多了会让人感...

  • 醒醒吧!营销软件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 2016-12-20

      1962年,一位以色列农民给庄稼浇水,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彻底改变了以色列农业。

  • 贝因美副总裁陶杨:品牌 要像孩子一样去培育 2016-12-20

    关于品牌,人们会有什么印象?高大上?华丽奢侈?很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都会不自觉地为品牌赋予一圈光环。换个角度看,很多成熟或已婚的人会觉得品牌就像一个孩子,培育品牌的过程就像养孩子,这是件很美妙的事情。网易态度公开课现场,贝因美集团副总裁陶杨带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对品牌进行了阐释。

  • 来看看2015年微信文章点赞数超10w+的文章都写了些什么? 2016-12-20

      10万阅读文章见得多,但10万点赞文章却见得少,以至于看到爆文,很多人都惊呼“我去”。10万赞文章有那么罕见吗?据新榜不完全统计,2015年整个微信圈点赞破10万的文章,至少有17篇。它

  • 智汇蓝媒软文营销: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微信软文 2018-04-02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做营销,做“参与感”,做“粉丝经济”,但是大部分企业却陷入了泥潭——投入巨大,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样的

  • 智汇蓝媒软文推广发布平台:分享新闻稿撰写基本方法 2018-04-02

      智汇蓝媒软文推广发布平台小编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一下新闻稿的撰写方法,费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o(∩_∩)o    借助热点事件炒作来撰写新闻稿  新闻稿撰写,不像写

服务热线
400-168-8366
周一至周日9:00-18:00(仅收市话费)